珠海泽蛭

Helobdella zhuhainasp  
   

  143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标本采集地 1992年6月15日在广东省珠海市珠92-拱-162船上,从螯虾(Cambarus sp.)体上获得成熟标本8条、幼体数十条、卵数十粒。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。
形态 体长5—9.2mm,最大体宽1.1—2.5mm,前四分之一宽1.3mm,尾吸盘直径0.9—1.5mm,前吸盘直径0.4一0.8mm。体呈柳叶形,自第21环起两侧略微膨大,使前段似一狭窄的颈部,体后部三分之一段最宽。背面呈弧形隆起,腹面平坦。成熟个体的后腹面常成圆形凹陷,内有可容纳10一20粒圆形卵的卵袋(见图b),其两侧体环略微向外扩展。体色灰白,背面体环正中有一列细小的乳突(棘),后背体环及尾吸盘背面有大的乳突出现。在节Ⅶ即第15与16环背中线上有一倒梯形的棕褐色角质小板埋入皮肤内。身体共计70环,前吸盘背面共有3节5环,体后段有4节共5环为不完全体节。节N至XXII为完全体节,各有3个相等的环。头部第4环背中有一对半球形的小眼,左右靠得很近。口孔在前吸盘腹面正中。雄生殖孔位于第29环上,雌生殖孔位于第30环上,两孔相隔1环。肛门在第69/70环沟背中。
食道长,一直延伸至节Ⅺ,平时吻收缩在内,后侧的唾液腺散开。在节XIV与Hx之间可见6对不分叶的嗉囊盲囊,前5对向两侧伸展,第6对弯向后方。肠盲囊4对,甚大,占据3节位置。直肠亦呈囊状膨大,约有5节长度。6对精巢分别位于各对嗉囊盲囊之间。有一对褶叠的袋状卵巢从第1对嗉囊盲囊向前伸至节XII。

鉴别特征

鉴征 身体呈长椭圆形,尾吸盘较小,约为最 大体宽的三分之一宽。体表背面各节a2环有5个乳突。体棕褐色,背中有一淡色条纹。眼一对,在第2环背中。雄生殖孔位于第26/27环沟上,雌生殖孔位于第28/29环沟上,两孔相隔2环。嗉囊盲囊7对,多分叶。

生物学

生态 本种在广东省珠海从渔船捕获的螯虾体上采到,此类螯虾应是近岸浅水生活的种类,故很可能生活在半咸水或盐度较低的水体里,这在本属蛭类中尚属罕见。标本是6月份采到的,其中有3个成熟个体的后腹面各有一容纳有10一20粒圆形卵的圆球形卵袋,这些卵在卵袋内发育成幼蛭,然后突破卵袋并暂时粘附于原处过一段寄生生活,最后才逐渐脱离亲体而营自由生活。